乌云毕力格有2000多亩草场,为做好休牧期的生产工作,他家准备了充足的饲草料。当地政府对实施春季休牧的农牧户,按照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,给予每亩2.45元的补贴,他家的2000亩草场就能领取4800元补贴,这让他非常高兴。
自3月20日起,鄂尔多斯市开始实施为期3个月的禁牧期,当地市、旗林草部门通过草地人工监测与植被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,对草原植被进行动态监测,全市5338万亩草场陆续进入“带薪休假”期。
春季牧草返青的时候是牧草最脆弱、最需要保护的时候,记者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芒哈图嘎查看到,这里的牧民已经圈养了牛羊,准备好了饲草料。
“禁牧政策好,保证草场休养生息。待解禁后,草肥草美,我们的牛羊也能吃饱吃好了。”牧民春雨正忙着搅拌饲草料,给圈养的牛喂料。
鄂尔多斯市拥有草原面积9785万亩,其中全年禁牧区3934万亩,草畜平衡区面积5338.2万亩,每年3月底到4月初,各旗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牧草生长规律,科学合理确定休牧起止时间。为保障禁牧休牧期间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,鄂尔多斯市对禁牧区按照每年每亩7.45元的标准给予农牧民发放补贴补助;对草畜平衡区,按照每年每亩2.45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助。禁牧补助2.93亿元;草畜平衡奖励1.31亿元。目前,全市60多万名农牧民享受到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。
鄂托克前旗有1232万亩草场实行季节性休牧,休牧期3个月,其余333万亩禁牧区草原全年不得放牧,并对实施禁牧、休牧的牧户发放补贴,通过“带薪休假”方式让草原休养生息。
春已至,万物生。鄂尔多斯市抢抓时节,因地制宜,推动“生态”和“生产”相结合,打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“组合拳”,让鄂尔多斯从风沙肆虐的“三化”草地,变为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红火发展的“热土”。
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定位,聚焦“扩大数量、提高质量、增加产量”,扭住“良田、良种、良企、良策、良才”5个关键,高位谋划推进,启动“一产重塑”三年行动,打出一系列“组合拳”,让生态红利持续放大,全民共享,让生态绿色发展,实现百姓绿富共赢。
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加大土地保护和利用,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,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。深入实施一产重塑,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,成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站,“粮、绒、牛、羊、奶”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,新增全国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13个。
实施天然林保护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,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;严格执行休牧、轮牧、禁牧,保持生态平衡;创新“家庭草场”与“家庭林场”的生态治理模式,调动治沙植绿积极性……鄂尔多斯市依托“绿水青山”,走出了一条美丽与发展共赢之路。
数据显示,鄂尔多斯市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前的不足30%提高到现在的50%左右,草群平均高度由过去的15厘米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6厘米左右,平均干草产草量由每亩40公斤提高到50公斤左右,生动实践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。
鄂尔多斯市也先后荣获了“国家森林城市”“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”等称号,在生态发展领域走在前作示范成为全国的典范。充分发挥林长制考核“指挥棒”作用,确保推动禁牧、休牧工作有序开展,真正实现以“林长制”促进“林长治”,让政策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。
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执法支队负责人刘星告诉记者说:“通过实施休牧和草畜平衡政策,实现草原休养生息,促进草原资源的有序利用,更好地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。”
从理念到行动,从制度到实践,让大草原“带薪休假”,让“生态红利”与“绿色福利”齐头并进,鄂尔多斯已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样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