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

   日期:2024-06-15     浏览:51     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我市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近年来,我市深度挖掘资源禀赋,将生猪、肉牛、食用菌、杂粮、马铃薯、红枣(药茶)、核桃、沙棘八大产业列入市委985重点产业链,创新激励政策
  我市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

  近年来,我市深度挖掘资源禀赋,将生猪、肉牛、食用菌、杂粮、马铃薯、红枣(药茶)、核桃、沙棘八大产业列入市委“985”重点产业链,创新激励政策,深化科企融合,开展试验示范,高位推动农业特优战略实施。

  出台“1+N”配套措施,构建特优农业扶持政策框架。我市出台《吕梁市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若干措施(试行)》,提出产能提升、农田建设、高产创建、结构调整、土地托管、农业保险、组织保障等7方面15条政策措施。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农业生产托管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对开展全程托管、集中连片经营的服务主体和未列入中央补贴范围的14种急需农机具进行补贴,实现农业生产托管160万亩,将达到200万亩以上。出台了《吕梁市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年内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5万亩,亩均投入达到2000元。市农业农村局已起草《关于支持酿酒高粱生产基地建设的若干措施》,到“十四五”末发展酿酒高粱50万亩以上。

  发展有机旱作农业,扎实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。在反复调研、论证的基础上,我市先后制定、修订30个地方标准和28幅操作流程图,申报发布吕梁旱地大豆、高粱、马铃薯种植和小麦、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22个有机旱作农业技术规程。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发放《吕梁市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技术规程》和《吕梁市有机旱作标准化生产综合生产技术》共4万册,免费发放到县乡村三级。全市创建21个千亩级市级有机旱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,组建11支市级有机旱作现代农业专家团队,分县(市、区)结对,结合春耕备耕、三夏生产、三秋会战等重要农时节点,按照每季度不少于10天开展一线包联指导服务。

  提升农业科技水平,推进产业研发和示范园建设。我市创建中阳木耳、交口香菇等11个市级产业研发推广中心,已挂牌9个,市级中心制定3项地方性技术规程、申报7项发明专利。制定吕梁市生猪、肉牛等12类示范园建设标准,认定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园90个。深化校地(企)合作,聘用引进食用菌、杂粮、生猪产业等首席专家5人,组建生猪、食用菌专家工作站11个,在西北农林大学常态化开展农技人员、高素质农民培训,着力构建市级产业园与产业研发推广中心、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平台联动发展格局。

  实施单产提升工程,开展特色作物种植试验示范。布局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大豆等14个千亩级粮油作物高产创建项目,开展旱稻、大麦、豌豆等特色作物引种试验,创建5个省级绿色增产增效千亩示范片。与山西农大吕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院合作,以十亩科技攻关田、百亩“四新”示范田为重点,开展作物品种科研攻关。在汾阳、文水、方山、兴县4县市引进开展旱稻、大麦、豌豆特色作物种植试验,提升作物复播指数和产出水平。

  推动产业转型发展,特色农业产业竞相争锋。全市生猪出栏产能突破560万头,生猪存栏增长72.77%、出栏增长81.27%,生猪饲养量在全省的排名从第五跃居至第二。全省唯一试点开展生猪全产业链项目,8月份在文水县举行吕梁首批10万头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理赔金发放仪式,在中煤保险公司按照合约向74户养殖户支付保险理赔金549万元。全市肉牛饲养量全省第一,产值44亿元。方山县宏康牧业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肉牛养殖企业,该公司设计存栏8000头,现存栏4600头。交口县富顿生态公司投资1.5亿元建设年出栏5000头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场。食用菌总产值6.53亿元,香菇、木耳生产规模均为全省第一,分别约占全省的50%、80%。交口县年产1500万袋(3000万斤)菌种项目正式开工,预计产值6000万元,可带动1500户农户增收。兴县杂粮种植面积突破40万亩,杂粮产业链产值达10.24亿元,辐射带动35296户、10万多名脱贫人口增收致富。

  放眼吕梁大地,生猪、食用菌、杂粮、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基地、特色产业镇、特色产业村在吕梁山遍地开花,农业八大产业日益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支柱产业、推进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、持续长久增收的富民产业

 
标签: 内蒙饲草平台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新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新闻资讯
点击排行